兵不血刃是褒義詞褒義詞
典故出處
《荀子?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近義詞
不戰而勝、所向披靡
反義詞
血流成河、血流飄杵
英文翻譯
achieve victory without fighting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成語舉例:兵不血刃,就平了廣西省多年的亂黨。(清 張春帆《宦海》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狀語;形容未經交戰就取得勝利
成語結構:緊縮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血,不能讀作“xiě”。
成語辨形:刃,不能寫作“刀”。
成語謎面:沒有流血的戰爭
成語故事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勇敢,曾與后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為泄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將軍劉胤。事后,還大膽偽造詔書,誣諂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后,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采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
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了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后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將見大勢已去,將他逮捕后開城門投降。陶侃終于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38-222.html兵不血刃是褒義詞褒義詞
相關文章:
歷史的典故12-20
星空下的遐想九年級作文600字12-17
方文山的歌詞5條09-21
科技創造未來作文800字08-26
民航飛行員考什么學校好01-24
2024下半年寧夏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均為60分12-06
保山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7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06-10
護理考試的試題及答案08-30
班級押韻勵志口號09-06
REDMI K80至尊版首銷贈價值905元權益:1年碎屏保、5年電池保等06-23
治愈系晚安QQ問候語摘錄57條06-02
防溺水工作計劃08-17
員工個人安全工作總結 安全生產工作總結簡短(14篇)08-09
科室工作總結08-02
經銷權轉讓協議書07-07
會計實習感謝信08-17
會計文員實習心得體會09-29
廣東東莞導游詞09-13
口腔醫學技術簡歷08-16
員工罰款通知單怎么寫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