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學課件
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乞巧》教學課件”,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乞巧》是人教社新課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一首古詩。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培根說過:讀詩使人靈秀。那是因為詩中有意境。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的是創設情境、互動教學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動教學策略,事實證明還是比較成功的。
1、借畫面互動:
《乞巧》這首詩有兩幅大的畫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才是主畫面,這在教材的底圖很清晰;二是人間乞巧的場面。除了在課前加幾個晚班搜索到了讓我中意的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外,在教學環節中,我還安排了讓學生根據詩句想象畫面,配樂再現畫面,讓詩句和詩意化為可以視覺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圖片。
2、借音律互動:
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鑰匙。在教學中讓音樂成為拉近時空、拉近學生與文本距離是我的初衷。在朗讀在背誦在想象的時候,我本想選用經典名曲《陽關三疊》作為背景音樂,可后來又覺得學生難以從中體會到牛郎織女的'相思之苦、重逢之喜、人間姑娘的乞巧之切。于是,我便用《西游記》插曲《女兒情》取而代之,音樂響起,纏綿悱惻,宛若將人帶至幾千年前的時空,怎能不激發起在座的學生、家長無邊的遐想呢?
3、借吟誦互動: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吟誦是古詩教學很多老師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我教學時由學生背詩入課,教師吟詩入題。課中吟中誦,誦中說,說中解詩意、品詩味、入詩境。
4、借想象互動:
豐富的想象是這首詩明顯的寫法特點。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畫面,想象人間乞巧的場面,最后請學生大膽地向織女祈愿,啟發學生吟詩明志,用說來體會詩人的志趣,體驗乞巧的民俗,學生自己借詩詠志,借想象抒情懷。
詩歌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三四年級)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作為古詩教學,尤其要注意以讀帶講、多讀多悟,這樣才能讓詩情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從而受到感染,激發濃厚的情趣,體味詩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這樣學生才會不滿足于當一個聽眾,更會自主的去讀,也會讀得更動聽,讀得更動情,讀得更感人。這是我此堂課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后要與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之處。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33-25.html《乞巧》教學課件
相關文章:
《菩薩蠻 北固題壁》文言文閱讀01-07
《代別離 秋窗風雨夕》原文及翻譯賞析08-10
今年一季度平板出貨量:華為徹底甩開蘋果登頂 小米增速亮眼06-17
莊子經典語錄12-17
感謝領導的話語10-05
我想要長大隨筆08-31
七月再見八月你好的優美短句07-26
工作回顧總結范文08-16
最新年度施工員個人工作總結(十六篇)08-09
幼兒園保育員辭職信11-16
個人房產委托書09-06
租車協議書07-20
四有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01-20
中小學國防教育心得體會08-16
童話劇《老鼠、魚、貓的故事》作文01-14
懷念在記憶深處的人高二優秀作文12-23
有好奇心的名言10-26
包餃子三年級500字作文09-14
文科大專最有前途的十大專業排名 濟南大學歷年文科專業分數排名12-17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