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作者:鄒銘(媒體評論員)
據報道,近日,廣東深圳持續高溫,當地創新利用地鐵站空閑區域設置臨時納涼區,為市民尤其是戶外勞動者提供休憩空間。無獨有偶,重慶、江西南昌、江蘇無錫、安徽合肥等城市也紛紛推出類似舉措。四川成都全線網423座地鐵車站均可納涼,倡導市民乘客文明納涼、有序納涼;南昌地鐵也在全市的4條線路中設置了納涼車站,有條件的站點還配備了桌椅板凳、儲物柜等設施;無錫的地鐵納涼點更是配備了書籍等,讓城市文明在休憩與書香中傳遞。
“裝得下公文包,也裝得下安全帽。”網友的評論道出了地鐵開放納涼區廣受贊譽的關鍵——它彰顯了城市的包容與溫度。“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夏日里戶外勞作的艱辛不言而喻。遍布城市的地鐵站,在酷暑中成為難得的清涼驛站。正如一位環衛工人所說:“能歇歇腳、喝口水,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事。”為建筑工人、外賣員、快遞員等群體設置專門納涼區,提供相對舒適的休憩環境,是對他們實實在在的關懷。
開放地鐵納涼區,本質上是釋放城市的善意。無論是建筑工人、環衛工人,還是外賣、快遞從業者,他們都是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建設者與服務者,理應得到尊重與善待。設置納涼區,正是這種尊重的具體表達。“勞動光榮,勞動偉大”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應體現在對勞動者日常的尊重與善待中。曾有一則新聞報道,建筑工人下班乘地鐵時,因怕弄臟地鐵座椅而坐在地上,幸得列車安全員暖心勸導。這令人感動的一幕,映照出城市的文明之光。城市對待勞動者的態度,是其文明程度最真實的標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日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開放地鐵納涼區,精準回應了戶外勞動者群體的迫切需求,正是以人為本治理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公共服務的精細化、人性化。我們期待更多城市因地制宜為市民提供納涼點,給烈日之下的人們,尤其是勞動者提供一片清涼。
面對高溫的嚴峻“烤”驗,我們還可以采取更多措施,為市民和戶外勞動者營造更加清涼、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在湖北黃石,當地將城區部分老舊的人防工程翻新改造,打造了多個清涼愜意的納涼點。北京、上海等地多個公園通過分析游客動線及高峰時段數據,加裝直飲水設備,為市民打造“15分鐘便捷飲水圈”。這些舉措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有需求的人來說,卻是夏日里難得的清涼,契合現代化人民城市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要求,體現了公共空間的包容性與共享性。
這份源于地鐵站的“清涼”,承載著城市的關懷與善意,浸潤著無數勞動者的心田。我們由衷期待更多城市加入其中,讓這份“清涼地圖”不斷延展,讓尊重與關懷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持續流淌,滋潤每一個為城市發展默默奉獻的人。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25日 02版)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4060.html【新聞隨筆】期待這份“清涼地圖”不斷延展
相關文章:
全球首部AI微電影作品集首映 AIGC劇作時代已至?06-27
紅魔電競平板3 Pro真機上手:行業窄四等邊、純平后蓋06-05
開展讀書日活動總結11-14
最新近視防控宣傳月工作總結 開展近視防控宣傳月活動(14篇)08-09
學生會組織部5月工作總結 學生會組織部五月工作計劃(六篇)08-09
酒店管理專業求職信11-09
淘寶商業計劃書10-26
愛彌兒閱讀心得200字05-11
在學生會工作的心得體會04-26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心得體會02-12
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7-17
端午節文學常識01-09
寫二十年后回故鄉的作文12-05
看花燈作文300字12-05
家長給孩子的軍訓寄語09-14
2025上半年海南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考前溫馨提示:3月8日考試 3月3日起打印準考證03-10
歡歡喜喜過新年主題活動教案10-16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07-26
端午節優秀文案06-02
消防安全橫幅標語01-12
安全隱患排查自查報告11-05
高中英語日記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