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要承擔更多責任,我會用效果說話、對患者負責。”本月,在河南求學十年的“95后”德國青年無名收獲醫師資格證書,拿下在中國的行醫資格。
位于河南鄭州的金庚中醫康復醫院診區內,無名手持銀針快速且精準地扎入患者身體穴位,一邊施針,一邊輕聲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還不忘叮囑診后注意事項,嫻熟度跟身邊其他中醫大夫并無二致。
中醫藥大省河南是“醫圣”張仲景故里,中醫文化濃厚。2015年,無名在河南中醫“學海”開始十年苦讀,2021年本科畢業后,又開始攻讀針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無名受訪時說,為了學好中醫,他苦練中文,特別是古醫書中常出現的繁體字、文言文,還通過閱讀大量中國經典古籍領悟中國傳統哲學思想。
圖為無名在河南鄭州金庚中醫康復醫院查看藥材情況。王佳寧 攝
為提升自身醫學實踐經驗,2023年,無名拜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宋氏中醫外科療法代表性傳承人宋兆普為師。他說:“師父是我的領路人,他始終把患者當親人,讓我在醫德和醫術上受益匪淺。”
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下,2024年,無名順利取得針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學位。之后,他又開始著手準備醫師資格證書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是中國從醫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考試兩個環節。
無名表示,拿到醫師資格證書,才算是對他中醫學習成果的認可,也是他成為中醫醫師的前提。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讓他頗費功夫。
“這個證可不好考。”無名說,雖然實踐技能考試一次就通過了,但是在醫學綜合考試環節,因準備不足、閱讀速度太慢,接連失敗三次,“第四次備考,我每天從早上六七點學到第二天凌晨兩點,學到幾乎崩潰。”
在四戰成功拿下醫師資格證書后,無名用河南方言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視頻,“我領證了老表們,想想這些年付出的心血,最后還是修成正果”。
在河南求學十年,無名不僅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河南話,還通過在網絡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學習中國文化、中醫養生的日常,成為擁有超168萬粉絲的“網紅”。
為了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醫藥文化,他堅持在外國網站上更新一些視頻,用外語講中醫,同樣收獲大量粉絲,“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推廣中醫中藥,成為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者。”(完)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3687.html(文化中國行)德國青年“十年磨一證”:愿成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者
相關文章:
我國兩臺太陽系天體觀測望遠鏡建設啟動06-23
讀書的經歷隨筆12-07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會改變這兩點雜文隨筆07-05
食堂廚師個人年終總結01-08
銷售勞務合同07-07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04-03
感謝老師感謝信優秀08-17
國旗下講話稿10-24
初二學生作文:長成自己的參天大樹10-26
三年級的英語作文07-23
假如給我一次變的機會作文07-23
2025年3月內蒙古計算機四級成績查詢時間及成績查詢入口04-21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好嗎?09-04
文言文閱讀答案12-28
《聽雨》原文及翻譯賞析05-08
世界地球日朋友圈文案04-15
初三學習計劃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