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又賣出了2000多份盲盒。”每天傍晚,當平臺數據更新跳動時,美國青年Rocco總會笑著松口氣。四年前,他用“蹩腳的中文”和成都街頭一家家商戶溝通合作,從一家酒店的廚房開始,把“吃不掉的飯”變成了“被期待的驚喜”。
7月14日,Rocco在電腦前查看“剩菜盲盒”后臺數據。中新社記者 呂楊 攝
“我們不是處理‘剩菜’,我們是在對抗浪費。”7月中旬,在成都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Rocco強調道。如今,他所推動的“剩菜盲盒”平臺,已成為成都餐飲業的一道特殊風景,也成為他與這座城市之間最深的連接。
2019年,Rocco在成都參與一家酒店的食物浪費審計時,第一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一周就浪費800公斤食物,其中很多完全是能吃的,不是變質,不是剩飯,只是‘沒賣掉’。”
他沒有從“高大上”的技術出發,而是從一個“好好吃完”的生活理念出發,設計了“剩菜盲盒”平臺:商家將當天未售出的食物打包上傳,消費者用超低價格購買“驚喜包”,既減少浪費,也獲得實惠。
如今,Rocco的小程序上密密麻麻分布著數百家合作店鋪,大多是他親自拜訪、親口講解,一點點“聊”出來的。
作為一個不精通中文的外國人,這個過程并不輕松。“我說中文的時候聲調總是錯,商家聽了經常一臉困惑。”他笑著回憶,最開始靠同事翻譯,后來干脆自學,“每次去見新商戶就像‘考試’”。
7月14日,Rocco在成都一家面包店,與店員就“剩菜盲盒”進行溝通。中新社記者 呂楊 攝
偶爾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場面。他講中文,老板回英文,結果兩邊都聽不太懂。還有一次,老板全程用四川話講解,他聽得一頭霧水,“我連普通話都講不好,四川話更是天書”。
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只要真誠,大家會理解你。”他發現,成都商家雖然有疑慮,但面對一個外地人甚至“老外”的堅持,多數人愿意給一次機會。
在Rocco看來,中國人在飯桌上“點得多、吃得滿”,有時會加劇浪費,“但我能理解,這是一種好客和熱情的表達。”不過他也觀察到正在發生的變化——“光盤行動”宣傳語隨處可見,越來越多人主動打包,還有一些年輕人已經開始自覺減少浪費。
“成都創業成本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他坦言,這里“便宜、友好、適合試錯”,而成都人“愛嘗新”的性格也給了他信心。“這里的人愿意聽你講你的理念,對生活的多樣性充滿好奇。”
而如今,他的生活也早已“成都化”:每天清晨和老人練太極,周末打乒乓球,甚至愛上了麻辣鍋底。在成都生活的八年里,他結交了不少朋友,“打打球、聊聊天,他們會主動加你微信,后來你們就成了朋友”。
除了工作,Rocco最愛的是在成都周邊的山林中“放空”。“龍泉山、青城山,還有那些公園,成都人真的很懂生活。”最讓他有歸屬感的,是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有人曬出買到的“盲盒”,“有人留言說‘這是我這周吃得最有意義的一頓飯’,那種感覺很難形容”。
“如果一個外國人想要了解中國,可以找一個能讓你‘呼吸’的地方試試看,比如成都。”Rocco說,正如他的“盲盒”藏著驚喜和溫度,他自己也在成都這座城市中被接納、被看見,“在這里,我不只是一個外國人,還是一個成都人”。(完)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3686.html美國青年成都創業記:在“剩菜盲盒”里感受城市溫度
相關文章:
簡短的優美的晚安微信問候語55條01-21
無家可歸發朋友圈的說說09-20
最新悲傷說說感言08-23
給排水實習報告08-17
單位身份證明書06-23
春節慰問信08-17
微電影拍攝的實踐心得01-21
公司運動會新聞稿11-27
進入學生會的心得體會[必備]08-20
科學小知識-02-12
寫勸說的作文11-22
失去的,得到的作文800字10-19
砥礪奮進的作文08-31
播音主持小專業能報什么大學02-06
鐵門關職業技術學校地址在哪里?10-25
四川高考我只考了346分能報哪些學校?10-19
2024下半年山東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9月15日)09-19
月亮詩歌08-23
人生旅行傷感文案01-08
求職自我介紹08-17
農發行自查報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