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在真真切切地改變殘疾人的生活。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由北京市殘聯主辦、北京市殘疾人服務示范中心承辦的“科技助翼·自強筑夢”——北京市科技助殘成果展示區啟幕活動在示范中心匯愛大廈舉行。方便視障人士出行的電子導盲犬,幫助聽障人士獲取信息的同聲傳譯字幕眼鏡,幫助肢體障礙人士出行的腦機AI輪椅等60余種科技助殘產品集中亮相。
圍繞“暢行、暢視、暢聽、暢心、暢想”,來自清華大學、奧托博克(中國)工業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業和院校的60余種前沿助殘科技產品在展示區集中展示。
“距離障礙物還有1米、0.8米……”來自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的視障女孩小黃體驗了一套盲杖和助盲眼鏡配合使用的智能導盲設備。她激動地說:“我平時用的就是一款普通的金屬盲杖,但這款盲杖很智能,不僅能夠精準識別周邊障礙物,還能導航,配合上助盲眼鏡,像樹枝、墻面這些較高的障礙物也不用擔心了,從頭到腳都有安全感。”
記者了解到,智能盲杖可調節長度,加上助盲眼鏡,主要通過北斗芯片和智能傳感器完成前方和上方障礙物探測,并通過北斗衛星導航,提供精確的場景識別模式和位置導航,讓視障人士了解周邊的景象。盲杖上還有一鍵求助功能,在遇到場景識別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求助在線志愿者。
高位截癱者坐上輪椅,用眼睛就能操控輪椅前行了。肢體殘疾人李女士對展示區的腦機AI輪椅最感興趣,“我們平時全靠輪椅出行,坐上這輛輪椅,通過眼部運動,聚焦目光,輕輕擺頭、眨眼,無需肢體動作,就能實現輪椅的前進、后退、轉向等操作,太高科技了。”記者注意到,和普通的電動輪椅相比,這款輪椅左前方配備了一塊顯示屏,研發企業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主要通過運用多模態腦機 AI技術,能精準識別大腦控制意圖,形成控制指令,傳送至電動輪椅,實現輪椅多向運動控制,為上肢有障礙的肢體障礙者和漸凍癥患者等人群服務。
活動現場,還有一位特別的“小明星”備受關注——小蒜,這是一只集成了多種傳感器的電子導盲犬,和其他的電子導盲犬相比,它的外形更接近小狗,而且只有20斤,比較輕便。通過語音提示和震動反饋,它可以幫助視障主人順利避開障礙、找準方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助殘科技走出了實驗室,走向了市場。市殘聯康復部副主任李聞告訴記者,北京市輔助器具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上線運行以來,幫助47萬殘疾人足不出戶申請輔具122萬件,“AR字幕眼鏡、智能假肢等一批高科技產品已經納入補貼目錄,殘疾人朋友能夠以優惠的價格用上這些輔具產品。截至目前,平臺中的高科技輔具產品占到四分之一,我們會繼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科技助殘,加快促進高科技輔助器具產品應用推廣。”
科技正在真真切切地改變殘疾人的生活。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由北京市殘聯主辦、北京市殘疾人服務示范中心承辦的“科技助翼·自強筑夢”——北京市科技助殘成果展示區啟幕活動在示范中心匯愛大廈舉行。方便視障人士出行的電子導盲犬,幫助聽障人士獲取信息的同聲傳譯字幕眼鏡,幫助肢體障礙人士出行的腦機AI輪椅等60余種科技助殘產品集中亮相。
圍繞“暢行、暢視、暢聽、暢心、暢想”,來自清華大學、奧托博克(中國)工業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業和院校的60余種前沿助殘科技產品在展示區集中展示。
“距離障礙物還有1米、0.8米……”來自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的視障女孩小黃體驗了一套盲杖和助盲眼鏡配合使用的智能導盲設備。她激動地說:“我平時用的就是一款普通的金屬盲杖,但這款盲杖很智能,不僅能夠精準識別周邊障礙物,還能導航,配合上助盲眼鏡,像樹枝、墻面這些較高的障礙物也不用擔心了,從頭到腳都有安全感。”
記者了解到,智能盲杖可調節長度,加上助盲眼鏡,主要通過北斗芯片和智能傳感器完成前方和上方障礙物探測,并通過北斗衛星導航,提供精確的場景識別模式和位置導航,讓視障人士了解周邊的景象。盲杖上還有一鍵求助功能,在遇到場景識別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求助在線志愿者。
高位截癱者坐上輪椅,用眼睛就能操控輪椅前行了。肢體殘疾人李女士對展示區的腦機AI輪椅最感興趣,“我們平時全靠輪椅出行,坐上這輛輪椅,通過眼部運動,聚焦目光,輕輕擺頭、眨眼,無需肢體動作,就能實現輪椅的前進、后退、轉向等操作,太高科技了。”記者注意到,和普通的電動輪椅相比,這款輪椅左前方配備了一塊顯示屏,研發企業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主要通過運用多模態腦機 AI技術,能精準識別大腦控制意圖,形成控制指令,傳送至電動輪椅,實現輪椅多向運動控制,為上肢有障礙的肢體障礙者和漸凍癥患者等人群服務。
活動現場,還有一位特別的“小明星”備受關注——小蒜,這是一只集成了多種傳感器的電子導盲犬,和其他的電子導盲犬相比,它的外形更接近小狗,而且只有20斤,比較輕便。通過語音提示和震動反饋,它可以幫助視障主人順利避開障礙、找準方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助殘科技走出了實驗室,走向了市場。市殘聯康復部副主任李聞告訴記者,北京市輔助器具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上線運行以來,幫助47萬殘疾人足不出戶申請輔具122萬件,“AR字幕眼鏡、智能假肢等一批高科技產品已經納入補貼目錄,殘疾人朋友能夠以優惠的價格用上這些輔具產品。截至目前,平臺中的高科技輔具產品占到四分之一,我們會繼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科技助殘,加快促進高科技輔助器具產品應用推廣。”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336.html北京將智能假肢等一批高科技產品納入補貼范圍
相關文章:
人工智能進校園,如何顯身手06-21
端午假期首日預計人員流動量超2.2億人次 北京多條地鐵線路延時運營06-02
朋友圈曬風景的說說09-27
治愈系晚安朋友圈問候語摘錄08-02
學校“雙減”工作落實情況匯08-17
逃課學生檢討書09-20
體育委員競選稿09-13
教師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心得08-16
茶的說明文09-07
媽媽生日寄語08-31
游玩一年級作文08-16
2025年重慶中級銀行從業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6月9日起06-02
初一英語試題及答案08-02
最新小學生自我介紹12-24
吉他廣告語12-05
推銷瓷磚的廣告語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