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相對的貶義詞
名副其實相對的'貶義詞是:名不副實。
【名副其實】
解釋
解釋: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稱。其:指示代
詞,相當于“那”、“那個”、:實:實際。
出處:漢?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身后贈謚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實矣。”
簡拼:mfqs
注音:míng fù qí shí
解析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名義和實際相符。
結構:主謂式成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名符其實
反義詞:名不副實
示例:而況教育能不能~,還是個不能便下斷語的問題。◎葉圣陶《橋上》
引申
謎語:寇準抱塊清官匾
歇后語:諸葛亮當軍師――寇準抱塊清官匾
翻譯
英語:Be worthy of the name
俄語:назвáни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сущности
德語:der Name entspricht der Wahrheit im wahrsten Sinn des Wortes
法語:nom justifié renom mérité
造句
1、據報道:褐藻膠還有阻止生物腸胃對放射性鍶的吸收作用。由此可見,海帶是位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夫”。
2、中國來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實五朵金花。
3,我們慕名來到了這家特色餐館,品嘗到了他們的招牌菜后,都真心地夸贊他們的美食招牌菜名副其實。
釋義
副: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拼音míng bù fù shí
同義詞:徒有虛名
反義詞:名副其實
出處
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示例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縣、區、鄉各級民眾政權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空有虛名。
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給大兒子取名盜,給小兒子取名毆,兩個兒子聰明能干,深得父母的喜愛。一天大兒子盜拿把鋤頭到田間除草,母親擔心他穿得太單薄,就叫盜,官吏以為盜是賊就把他抓住,母親叫毆去解釋,大叫毆,官吏于是大毆盜。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38-251.html名副其實相對的貶義詞
相關文章:
描寫太陽的好詞好句12-07
媽媽留下的葡萄樹續寫11-26
2025年3月全國計算機三級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05-15
2025年山東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筆試3月8日和9月13日 面試5月17、18日和12月6、7日01-30
2025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2月8日起報考)01-30
福州理工學院怎么樣10-16
春天來了美術教案06-25
區別1和許多小班數學教案09-10
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01-19
最新藥店自查報告07-25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中國旅游日,哪件文物讓你想起一座城05-20
中學五四青年節活動總結08-23
臨時工工傷一次性賠償協議書01-12
合伙持股的協議書10-05
社區服務活動心得體會03-19
老人喪事微信邀請函01-07
優秀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有感10-05
了凡四訓讀后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