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翻譯、賞析
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薊北,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
回頭看妻兒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須縱情飲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
立即動身穿過了巴峽再穿過巫峽,然后經過襄陽再轉向那舊都洛陽。
注釋
⑴聞:聽見,看見。
⑵“劍外”句:這幾個字里面便包含著眼淚。人是遠在劍南,消息是來得這樣出人意外,而這消息又正是有關整個國家的大喜事,哪能不驚喜掉淚?稱劍南為劍外,猶稱湖南為湖外,嶺南為嶺外,乃唐人習慣語。劍外:劍門關以外,這里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劍南。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⑶“初聞”句:這是痛定思痛、喜極而悲的眼淚。涕:眼淚。
⑷“卻看”句:這句應結合杜甫一家的經歷來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夠了苦的,現在看見妻子無恙(時已迎家來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峽次巴東》詩云:“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去此同。”又《自詠老身示諸家屬》詩云,“家居雖淮落,眷屬幸團圓。”白未經大喪亂,尚且如此,杜甫這時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卻看:再看,還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⑸漫卷:胡亂地卷起(這時還沒有刻板的書)。是說杜甫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去了。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狂(欣喜若狂)。
⑹白日:表現時光美好。放歌:放聲高歌。須:應當。縱酒:開懷痛飲。
⑺“青春”句:春日還鄉,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指明麗的春天。作伴也作:與妻兒一同。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劉希夷《出塞》詩:“曉光隨馬度,春色伴人歸。”此以下三句皆預擬將來的話。
⑻“即從”二句:寫還鄉所采取的路線。即,是即刻。峽險而狹,故曰穿,出峽水順而易,故曰下,由襄陽往洛陽,又要換陸路,故用向字。人還在梓州,心已飛向家園,想見杜甫那時的喜悅。杜甫自注:“余有田園在東京(洛陽)。”――浦注:“八句詩,其疾如飛,題事只一句,涂俱寫情。生平第一首快詩也,”――按《太平御覽》卷六五引《三巴記》云:“閻、白二水合流,自漢中至始寧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經峻峽中,謂之巴峽。”閬、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詩巴峽,蓋指此。若長江中巴東三峽之巴峽,乃在巫峽之東,杜時在梓州,不得云“從巴峽穿巫峽”,注解多誤。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賞析: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廣德元年)春天,時杜甫52歲。公元762年(寶應元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當時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過著飄泊生活。他聽到這個消息,內心無比激動,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24-3629.html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翻譯、賞析
相關文章:
恍然大悟的同義詞07-20
老師寫給學生的畢業贈言06-23
國慶節的手抄報10-06
學校防火防爆的應急預案08-16
幼兒園畢業家長簡短感言07-25
香山科學會議聚焦中新醫療科研合作06-27
今日辟謠(2025年6月4日)06-05
高情商祝老師生日快樂的句子12-05
紅巖好詞摘抄08-23
校園貸教育活動總結09-15
物資部工作總結范文08-23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安全工作總結07-06
法律服務所介紹信07-07
給老婆道歉認錯檢討書01-13
項目授權委托書09-27
工作失誤萬能的檢討書07-16
高中數學學習心得體會09-23
經典名著讀后感09-20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08-20
新員工軍訓培訓心得07-20
電阻和電容四年級作文01-12
動人的表白歌詞12-28
濱江公園的作文08-24
中國證券業協會:2025年6月湖南證券從業資格報名入口已開通06-07
托木斯克國立大學讀研有環境藝術專業嗎01-22
中山大學有機化學全國排名多少01-12
邊防指揮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怎么樣11-05
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信息技術真題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