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吉州學記》原文及翻譯
導語: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吉州學記》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慶歷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問治天下其要有幾,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頓首。于是詔書屢下,勸農桑,責吏課,舉賢才。其明年三月,遂詔天下皆立學,置學官之員,然后四方萬里之外,莫不皆有學。
學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視其學之興廢。《記》曰:“國有學,遂有序,黨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極盛之時大備之制也。宋興蓋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學始克大立,豈非盛美之事,須其久而后至于大備歟?
其年十月,吉州之學成。州舊有夫子廟,在城之西北。今知州事李侯寬之至也,謀與州人遷而大之,以為學舍。事方上請而詔已下,學遂以成。予世家于吉,而濫官于朝,然予聞教學之法,本于人性,磨揉遷革,使趨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漸。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久之功,至于禮讓興行而風俗純美,然后為學之成。今州縣之吏不得久其職而躬親于教化也,故李侯之績及于學之立,而不及待其成。惟后之人,毋廢慢天子之詔而殆以中止。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而謁于學門,將見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問于其俗,而婚喪飲食皆中禮節;入于其里,而長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壯者代其負荷于道路。然后樂學之道成,周覽學舍,思詠李侯之遺愛,不亦美哉!(選自歐陽修的《吉州學記》,有刪改)
譯文:
慶歷三年秋季,天子召見參與國家政事的八位重臣,詢問他們治理天下關鍵的事有幾件,哪些事在當今應該最先施行。八位大臣都驚恐離位,伏地叩頭。于是詔書接連下發,鼓勵耕織,并要求地方官員督促,同時推薦賢才。第二年三月,又詔令天下所有州縣都要建立學校,設置掌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這樣以后天下各地,無不都有學校。
學校,是推行仁政的根本。古代國家治理得興盛還是衰敗,就看它學校設立得興盛還是衰敗。《禮記》中說:“都城中有太學,城邑中有學校,鄉里中有鄉學,家族中有私塾。”這是夏、商、周極盛時代非常完備的制度。宋代興起八十四年,天下的學校才能廣泛設立,這難道不是盛大美好的事情,要等待長久之后才能達到非常完備嗎?
今年十月,吉州的州學建成。吉州原有孔子廟,在城的西北。現在知州李寬到任,跟州中百姓商議將孔子廟遷移并加以擴建,作為學舍。此事剛剛上報,朝廷建校的詔書就已經下發了,州學于是建成。我祖輩都是吉州人,而我在朝廷上做了濫竽充數的官,但我聽說教學的法則,要從人的本性出發,不斷地磨礪浸染感化教導,使人們逐漸走向善良。對人的教育勉勵經久不懈,教育就能逐漸地深入人心。善于教育的人用孜孜不倦的態度等待著持久而深遠的成效,直到知禮謙讓的風氣興起盛行而風俗變得純樸美好,這樣以后才算教育取得成功。現在州縣的官吏不能長久地擔任自己現任的職位卻要對教育感化親自去做,所以李寬的功績只能顯現在學校的設立,卻不能等到教育的成功。希望繼任的人,不要廢棄懈怠天子建校的詔令而使已興起的州學中途停止。我如果某一天能得到機會榮歸故鄉,希望能到州學之門拜謁,希望見到的吉州讀書人都能道德明凈突出可以擔任公卿;問及吉州的習俗,婚喪飲食都合乎禮節;走進鄉里,就見幼對長孝敬,長對幼慈愛;走到郊野,就見年輕人攙扶著瘦弱的老人,力壯者在路上幫助他們背負物品。這樣以后我就為教育方法的成功感到喜悅,四處游覽學舍,懷念吟詠李寬遺留給后世的愛,不是一件美事嗎?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23-2834.html歐陽修《吉州學記》原文及翻譯
相關文章:
《徐霞客游記江右游日記十三》文言文及翻譯09-13
敬老院消防應急預案10-26
春節日記09-27
研究生面試英文自我介紹09-10
給高三加油的話簡短11-02
回憶說說感言10-19
哲理的人生語句摘錄89條09-13
人生第一次的哲理句子08-23
2024年小學音樂工作總結簡短(11篇)08-15
村級貧困證明11-26
教師個人工作證明07-16
中小學教師培訓心得12-28
年會創意邀請函12-07
表示好心情的詞語01-09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成語故事10-19
方文山優美的歌詞3條09-14
讀《童年》有感的作文3000字07-26
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學分有什么用?01-12
中國傳媒大學有哪些專業10-22
通過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面試和筆試,但是大學由于某種原因沒有了學位證,還有機會簽合同嗎?求好心人!09-11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8-06
秉筆直書教學設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