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書燕說文言文翻譯
《郢書燕說》這句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的一個故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郢書燕說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
翻譯
有個(楚國首都)郢(城市)人給燕國宰相寫信,是在夜晚書寫的,燈火不夠亮,于是對拿蠟燭的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說了便寫到信上“舉燭”。舉燭不是書信的本意。燕國宰相得到書信便閱讀,說:“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舉薦賢能并任用他們。”燕國宰相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高興,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書信的意思。現在的學者大多是類似這樣的人。(“舉”多余的字。)
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仆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一點)可是,因為他在專心致志地寫信,嘴里說著舉燭,也隨手把“舉燭”兩個字寫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舉燭”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聰明地說,這“舉燭”二字太好了。舉燭,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舉薦人才擔任重任。燕相把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并按燕相對“舉燭”的理解,選拔賢能之才,治理國家。燕國治理得還真不錯。
郢人誤書,燕相誤解。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的意思。這真是一個穿鑿附會的典型例子。根據這個故事,后人引申出“郢書燕說”這句成語,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指要
本文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說明當時之學的人在征引、解釋前賢遺言時往往穿鑿附會的學風。憑主觀臆斷,把原本沒有的意思勉強加上去,牽強附會,曲解原義,以誤傳誤,這種學風與“郢書燕說”是相類似的。
作者簡介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23-2266.html郢書燕說文言文翻譯
相關文章:
日落的文案06-16
小學四年級寒假日記01-21
感恩節手抄報圖片簡單11-26
小學畢業上初中感言09-09
優秀心情隨筆12-07
實用的每日早安問候語短信23條09-07
合唱興趣小組的活動總結12-06
簡短食堂年終總結10-23
辦公室人員工作總結08-16
HSE監督工作總結07-20
致老師的表揚信10-17
畢業典禮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稿06-30
軍訓心得600高中字06-16
手機的英語演講稿06-16
清明祭祖族長發言稿04-07
中考前寄語06-30
簡短的名人小故事11-04
五年級生活的作文300字10-19
成長中的煩惱小學一年級作文10-11
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有哪些學院01-19
三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計劃02-12
《馬纓花》閱讀答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