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張靜寧
5月19日,重慶對外經貿學院一名男生在校園內墜入化糞池身亡,事件發生后,迅速引發網友關注。根據報道,該化糞池位于體育課器材歸還必經之路上,井口沒有井蓋,僅用腐化木板遮掩,并在木板上蓋有草皮遮蓋美化,周圍也無任何警示標志,顯然這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視覺陷阱”。
一個悲劇的發生,常常是不止一個環節同時掉鏈子的結果。在學生高頻通行的路段,涉事化糞池井口的遮擋木板,承重能力不足40斤,且無警示,一系列的管理漏洞成為化糞池“吃人”的直接誘因。另外,根據學生反映,學校2024年安全排查已發現部分井蓋周邊塌陷,但僅設置警示標志,未更換或加固。此次,校方為了迎接評估檢查,更是以草皮遮蓋化糞池井口。學校管理疏忽、對安全問題“應付式治理”、風險意識淡漠都是這個悲劇鏈條上的一環,這背后折射出學校重表象輕實質的思維,這是校園安全的“形式主義”,也是對生命安全的漠視。
近幾年,墜井類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2025年4月甘肅女大學生墜旱廁化糞池、2024年9月一女孩墜入排水井、2024年7月四川彭州化糞池中毒......化糞池、窨井等危險場景,基于其本身空間有限、內部結構復雜等特殊性,潛在風險與救援難度都很大。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的機井、化糞池、廢井處于失管的狀態,甚至像重慶對外經貿學院一樣用草皮遮掩井蓋的情況也不在少數。一個社會重視生命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危難之際的全力救援,更體現在日常的精心呵護,一地“亡羊”,多地都應該自查是否需要“補牢”。
其實,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每一口井都是有“主人”的,但這類安全事故仍有發生,第一步要做的,是喚起管理部門的風險防范意識,杜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僥幸心理,尤其是學校、小區、醫院等人群聚集的地區,更應該引以為鑒、主動堵漏。另外,除了日常的巡查、監管,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應該推行“安全責任到人”機制,明確維護主體、公示檢修記錄。還可以對公共場所的化糞池、窨井等有限空間加裝防墜網、雙重井蓋,有條件的可以設置電子檢測裝置實時預警。除此之外,法律層面的規范與懲處也需跟上,對相關責任人,尤其是故意掩蓋隱患或者長期忽視維護的管理主體追究法律責任,通過懲罰性賠償和追究法律責任等方式提高責任意識,當是個案悲劇留下的重要啟示。
也許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警示牌就能挽回一個年輕的生命,多一些安全意識、多一些主動作為、多一些法律約束,別再因為“小隱患”的層層失守,讓墜井慘劇一再發生。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489.html敢當時評|防止化糞池“吃人”,要從意識和法治上“補牢”
相關文章:
與時代同行 九旬老人見證新疆發展變遷05-23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工作總結02-19
最新電氣技術員半年工作總結 電氣技術員年度工作總結五篇(大全)01-10
醫藥銷售年終總結總結08-24
格林童話讀書筆記心得體會06-02
學習雷鋒好榜樣演講稿02-26
初中軍訓一天的心得11-18
軍訓個人感想10-31
動物園游記作文600字10-26
《童年》讀書筆記10-19
學生英語日記08-19
2025年山東二級建造師報考條件02-20
大學有哪些建筑專業10-17
蘇州大學住宿環境怎么樣 有沒有獨立衛生間08-14
影子里的父愛的閱讀答案10-11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8、7、6加幾》教案08-22
文秘教育的調查報告01-21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