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
今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實現了從技術到應用的全方位進步,產品數量迅猛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擴大。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力顯著提升。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完成備案。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向具體應用場景縱深滲透。截至今年6月,用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回答問題的比例最高,達到80.9%。國產人工智能產品不僅在千億級參數規模、多模態能力等方面實現突破,并與辦公協同、教育普惠、工業設計、內容創作等場景深度融合,構建了覆蓋多個領域的智能應用生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劉郁林認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在從“互聯網+”的廣泛連接階段,向“人工智能+”的創新引領階段邁進。“互聯網+”構建了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積累了寶貴的數字場景和數據資源,“人工智能+”則助力產業智能升級。
“十四五”期間,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5年來,互聯網基礎資源持續豐富,推動越來越多用戶共享數字發展成果,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劉郁林介紹,在制造業領域,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4.1%。在服務業領域,沉浸式文旅、低空配送、即時零售等數字化場景不斷涌現,助力數字消費規模平穩增長。
與此同時,互聯網不斷增強縣域產業競爭力,賦能鄉村振興成效愈發顯著。《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9.2%,較2024年12月提升1.9個百分點。
在劉郁林看來,“互聯網+”加速向“人工智能+”躍遷,既是主動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選擇,也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對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檢測等全流程深度賦能,推動生產效率實現質的躍升,為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說,隨著一批優質國產AI產品加速出海,我國AI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最大擁有國,占比達60%。截至今年4月,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占全球申請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此外,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量已達41.06澤字節,同比增長25%;全國算力總規模達28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高質量數據集數量同比增長27.4%,有力支撐人工智能模型的研發和訓練。
“隨著創新環境的不斷優化,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話語權明顯增強。未來,要進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積極參與并提出中國解決方案,致力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AI治理規則。”張曉說。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
今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實現了從技術到應用的全方位進步,產品數量迅猛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擴大。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力顯著提升。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完成備案。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向具體應用場景縱深滲透。截至今年6月,用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回答問題的比例最高,達到80.9%。國產人工智能產品不僅在千億級參數規模、多模態能力等方面實現突破,并與辦公協同、教育普惠、工業設計、內容創作等場景深度融合,構建了覆蓋多個領域的智能應用生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劉郁林認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在從“互聯網+”的廣泛連接階段,向“人工智能+”的創新引領階段邁進。“互聯網+”構建了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積累了寶貴的數字場景和數據資源,“人工智能+”則助力產業智能升級。
“十四五”期間,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5年來,互聯網基礎資源持續豐富,推動越來越多用戶共享數字發展成果,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劉郁林介紹,在制造業領域,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4.1%。在服務業領域,沉浸式文旅、低空配送、即時零售等數字化場景不斷涌現,助力數字消費規模平穩增長。
與此同時,互聯網不斷增強縣域產業競爭力,賦能鄉村振興成效愈發顯著。《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9.2%,較2024年12月提升1.9個百分點。
在劉郁林看來,“互聯網+”加速向“人工智能+”躍遷,既是主動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選擇,也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對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檢測等全流程深度賦能,推動生產效率實現質的躍升,為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說,隨著一批優質國產AI產品加速出海,我國AI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最大擁有國,占比達60%。截至今年4月,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占全球申請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此外,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量已達41.06澤字節,同比增長25%;全國算力總規模達28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高質量數據集數量同比增長27.4%,有力支撐人工智能模型的研發和訓練。
“隨著創新環境的不斷優化,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話語權明顯增強。未來,要進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積極參與并提出中國解決方案,致力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AI治理規則。”張曉說。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4081.html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 數字經濟邁向發展新階段
相關文章:
it負責人述職報告范文10篇08-15
2024年保育員十二月工作總結(五篇)08-09
期末教學工作總結07-06
小學二年級暖心童話故事12-05
一次活動的作文10-05
自愿辭去職務申請書09-21
高溫下的故事作文09-14
湖南2025年6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時間及科目:6月28日-6月29日06-19
一個房地產老板,或企業公司老總,在大學里應學什么專業12-23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01-16
實習指導教師簡短評語(優秀13篇)10-17
初一新班班主任工作淺談07-23
心急如焚的近義詞和反義詞07-20
學生會面試自我介紹簡短優秀10-15
個性自我介紹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