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十四五”期間,中國外貿在全球變局中逆勢上揚,頂住壓力、穩中提質。五年來,不僅“做大了體量”,也“做強了結構”,更“鍛造了韌性”,貿易強國建設步伐加快。
?“十四五”期間,外貿體量持續擴大。我國貨物貿易規模連續跨過5萬億、6萬億美元兩大臺階,2024年達6.16萬億美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2.4%,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
?服務貿易規模2024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民營企業出口占比從“十三五”末的56%,提升至2024年的64.8%。
?外貿結構更加優化。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2.7萬億元,5年增長67%。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增長38%,可數字化交付服務進出口額增長近四成。2024年,貨物貿易中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達到18.2%。相當于出口中每5美元里就有近1美元來自高技術產品,“含金量”“含新量”持續攀升。
?外貿韌性不斷增強。面對外部挑戰,我國積極拓展多元市場。東盟已經連續5年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貿易額同比增長9.6%。2024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比重已經超過了50%。五年來,我國外貿產供鏈更完備、更靈活,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更強、底氣更足。
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破50萬億元
“十四五”期間,我國消費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突破50萬億元人民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60%左右,一個體量更大、品質更優的消費大市場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四五”以來,中國的消費市場持續擴容。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20年的39.1萬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萬億元,年均增長5.5%。中國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和美國作個比較,從絕對值來看,我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于美國的80%左右;但是從實際購買力來看,按照世界銀行所給出的數據和算法,去年,我國的市場規模已經相當于美國的1.6倍。不僅如此,網絡零售市場連續12年全球最大,汽車銷量連續16年世界第一,一個個細分市場也保持著“龍頭”地位。
?品質消費走進了千家萬戶。就拿消費品以舊換新來說,自去年9月至今,限額以上單位家電類商品零售額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每賣出十臺車就有五臺是新能源車,全國已有約4億人次享受到了補貼優惠。
?比商品消費增長勢頭更快的是服務消費。2020—2024年,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9.6%,現在老百姓每花10元,就有4.6元用在了服務消費上。隨著更加豐富多元的新業態、新場景激發消費熱情,消費主引擎作用正持續顯現。
多項民生指標超過“十四五”規劃目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7項民生指標,在20項主要指標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十四五”期間,我國接續推出一批有力度有溫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回應民生之盼,加力解決百姓的煩心事、操心事。
?多項民生指標超過“十四五”規劃目標。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增量超過“提高1歲”的規劃目標;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在95%以上,超過95%的規劃目標;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醫師數達到3.6人,超過3.2人的規劃目標。
?“十四五”期間,我國推動教育更公平更普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享受政府購買學位比例達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1.2個百分點。2024年,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醫療服務資源加快擴容下沉。“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增布局11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目前總數已達到125個。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無到有、惠及4億多人次。
?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全國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托位數達到574萬個,比“十三五”末增長125%。一個個數據的增長,托舉起“關鍵小事”里的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十四五”期間,我國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創新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我國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正從全球制造中心大步邁向全球創新中心。
?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達到3.6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如今,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研發投入高增長的主要力量,研發投入中超過77%來自于企業。
?“十四五”期間,我國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人員隊伍,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46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合力推動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2024年生產的集成電路產量比“十三五”末增加大約1900億塊,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
?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超過24萬億元,相當于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地區生產總值的總和。
如今,我們站上了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的創新制高點。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中國正從全球制造中心大步邁向全球創新中心。
我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
“十四五”期間,我國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成為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這是怎么做到的?《“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答卷》告訴你綠色發展的中國答案。
?202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也就是說每產生100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量比“十三五”末減少了11.6%,能耗下降的同時,另一個指標的水平卻提高了,那就是主要資源產出率,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一降一升間,我國用更少的能源資源創造出了更多的社會財富。
?從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來觀察或許更直觀,“十四五”期間,這些高耗能行業的能效標桿產能比“十三五”末提高6個百分點,相當于全國鋼廠一年少燒掉約3000萬噸煤。與此同時,我國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現在每3度電中就有1度是綠電。
?生活方式更低碳。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比“十三五”末增長5倍多。在“兩新”政策帶動下,每銷售的10臺家電中有9臺是一級能耗。如今,森林覆蓋率超過25%,增量相當于1個陜西省的面積。這一個個歷史性的突破,讓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百姓生活的日常風景。
高鐵新增投運里程超過1萬公里
“十四五”時期,中國基建不斷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高鐵新增投運里程超過1萬公里,每10個行政村就有9個通上了5G。
?“十四五”期間,一個個基建項目穿山越壑,填補著交通網上的空白。高鐵新增投運里程超過1萬公里,全國約90%的縣級行政中心實現30分鐘上高速,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覆蓋率達到97%。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6軸7廊8通道”建成率已超90%。
?交通網“主動脈”更加暢通,“毛細血管”也更加發達。2024年末,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4萬公里,更多鄉親“出門就上車、村口取快遞”。
?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高速公路充電樁數量4年翻了兩番多,覆蓋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大大減少了新能源汽車駕駛員的里程焦慮。5G基站數量超448萬個,每10個行政村就有9個通了5G。今天,中國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風電裝機、光伏裝機、充電樁、快遞網點等,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撐起了經濟躍升的堅實基座,更托起了億萬人民的幸福生活。
中國經濟五年躍升預計超35萬億元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一項項新突破、新變化在五年間競相迸發。中國經濟如何連上三個大臺階,用五年時間長出了一個長三角的經濟體量。
?“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120萬億、130萬億三大臺階,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萬億左右。光是5年經濟增量,預計就將超過35萬億元。這個增量到底有多大?它不僅超越了整個長三角地區一年的經濟產出,甚至超過了全球經濟排名第三國家的體量。
?實體經濟根基越筑越牢,“十四五”期間,我國每年的制造業增加值都保持在30萬億元以上,連續十五年蟬聯全球制造業頭把交椅。在工業品領域,我們擁有超過220項產量世界第一的紀錄。一批“首個、首次”新成就陸續解鎖,國產大郵輪“愛達·魔都號”下水,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飛行,“嫦娥六號”月球背面采樣,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造的越來越好。
?增長“成色”顯著提升。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速落地,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已突破24萬億元,相當于北京、上海、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的總和。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正在為下一個五年積蓄澎湃動能。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3930.html五年來,高質量發展成績斐然、答卷精彩
相關文章:
流淚個性朋友圈句子09-20
給老婆的生日祝福語錄08-10
個人工作總結學生社團02-13
車工個人工作總結(四篇)08-09
資格證明書10-31
寒假學生名著讀后感01-19
教師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心得08-16
蛙跳作文300字01-07
寫老家一日游的作文800字左右11-19
明星作文300字10-05
瑤琳仙境小學作文300字08-26
2025年山西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問題解答04-13
2024年黑龍江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二試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9月24日24時截止)09-23
元宵節燈謎簡單有趣560條03-26
唯美的芒種文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