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萬級潔凈空間的冷光下,自動焊機的“焊針”以毫伏級的精度吞吐著能量,在纖薄的柔性電池片上游走;一旁的自動貼片機則以0.05毫米的微距精度,將電池片輕柔安放到柔性基板上。
6月17日,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北京市主題采訪團,走進北京銀河航天方舟實驗室,目睹了柔性太陽翼的生產場景。
輕薄、柔軟,這是記者摸到柔性太陽翼樣片的直觀感受。“由它組成的柔性太陽板厚度僅1毫米左右,可以像古代的奏折一樣折疊,裝在火箭里是折疊狀態,主體厚度不到5厘米;在軌工作時,‘翅膀’拉開長度約9米,寬度超過2.5米。”銀河航天(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統架構師林廣榮說,這種“柔性翅膀”具有包絡小、重量輕、模塊化等特點,適合衛星大批量堆疊發射。
2023年7月,這款由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陽翼,搭載銀河航天靈犀03星成功發射。目前,銀河航天技術團隊通過科技創新,將新型柔性太陽翼與平板堆疊式衛星相結合,大幅提高了衛星星座組網效率。
不僅如此,借助裝配機器人、智能設備以及數字化制造系統等尖端技術,銀河航天已經擁有批量生產衛星的柔性生產線,具備年產100至150顆中型衛星的研制能力,讓批量“造星”成為可能。
銀河航天“造星新勢力”的崛起,是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北京擁有商業航天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超300家,商業航天百強企業、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均占全國半數以上。
在北京東南方向的亦莊產業園區里,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正以硬核實力書寫商業航天的中國方案。
“朱雀三號”是藍箭航天研制的中國首款不銹鋼液體運載火箭,其箭體采用的不銹鋼材料具有耐高溫性能,在重復使用上具有顯著優勢。“‘朱雀三號’火箭一級發動機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檢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飛行,成本相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到90%。”6月18日,藍箭航天副總裁張靜茹在采訪活動現場告訴記者,目前,“朱雀三號”已經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即將在今年下半年首飛。
近年來,中國商業航天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加速構建“航天+”產業生態。
“銀河航天靈犀03星也是我國首款使用一體化成型技術的衛星。通過使用工業壓鑄技術,衛星疊放在一起可以節約空間,提升火箭運載效率。”銀河航天供應鏈與商務總監黃志德介紹,衛星研制牽引帶動了傳統地面鑄造、精密加工等企業,拉動其他領域技術發展,“航天+”擦出火花。
作為商業航天的鏈主企業,銀河航天正持續推動整個商業航天供應鏈開放。“比如,為了滿足衛星制造低成本、輕量化需求,一家軸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用了新材料,助推工藝提升。”黃志德說,目前,銀河航天的供應鏈合作企業已經從2018年的100余家拓展到1300余家,其中超過一半是民營企業。
此外,基于國內領先技術和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銀河航天先后獲得了多家合作伙伴的衛星產品訂單。2024年5月,銀河航天在泰國開展低軌衛星互聯網寬帶通信網絡試驗驗證,這是我國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的首次海外應用探索實踐。
一系列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北京市共完成藍箭航天、星河動力、航景創新、凌空天行、微納星空、九天行歌、雷格訊等7家企業的投資決策,投資金額10億元。下一步,北京市將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推進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力爭2026年左右率先實現可重復使用火箭入軌回收復飛,同時布局超重火箭研制,開發200噸級以上全流量補燃發動機。
從柔性太陽翼到可回收火箭,從“小圈子”到“大生態”,北京商業航天正以自主創新的突破打開太空經濟的大門,以澎湃的動力加速“起飛”,讓“中國智造”閃耀星河。
在十萬級潔凈空間的冷光下,自動焊機的“焊針”以毫伏級的精度吞吐著能量,在纖薄的柔性電池片上游走;一旁的自動貼片機則以0.05毫米的微距精度,將電池片輕柔安放到柔性基板上。
6月17日,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北京市主題采訪團,走進北京銀河航天方舟實驗室,目睹了柔性太陽翼的生產場景。
輕薄、柔軟,這是記者摸到柔性太陽翼樣片的直觀感受。“由它組成的柔性太陽板厚度僅1毫米左右,可以像古代的奏折一樣折疊,裝在火箭里是折疊狀態,主體厚度不到5厘米;在軌工作時,‘翅膀’拉開長度約9米,寬度超過2.5米。”銀河航天(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統架構師林廣榮說,這種“柔性翅膀”具有包絡小、重量輕、模塊化等特點,適合衛星大批量堆疊發射。
2023年7月,這款由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陽翼,搭載銀河航天靈犀03星成功發射。目前,銀河航天技術團隊通過科技創新,將新型柔性太陽翼與平板堆疊式衛星相結合,大幅提高了衛星星座組網效率。
不僅如此,借助裝配機器人、智能設備以及數字化制造系統等尖端技術,銀河航天已經擁有批量生產衛星的柔性生產線,具備年產100至150顆中型衛星的研制能力,讓批量“造星”成為可能。
銀河航天“造星新勢力”的崛起,是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北京擁有商業航天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超300家,商業航天百強企業、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均占全國半數以上。
在北京東南方向的亦莊產業園區里,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正以硬核實力書寫商業航天的中國方案。
“朱雀三號”是藍箭航天研制的中國首款不銹鋼液體運載火箭,其箭體采用的不銹鋼材料具有耐高溫性能,在重復使用上具有顯著優勢。“‘朱雀三號’火箭一級發動機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檢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飛行,成本相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到90%。”6月18日,藍箭航天副總裁張靜茹在采訪活動現場告訴記者,目前,“朱雀三號”已經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即將在今年下半年首飛。
近年來,中國商業航天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加速構建“航天+”產業生態。
“銀河航天靈犀03星也是我國首款使用一體化成型技術的衛星。通過使用工業壓鑄技術,衛星疊放在一起可以節約空間,提升火箭運載效率。”銀河航天供應鏈與商務總監黃志德介紹,衛星研制牽引帶動了傳統地面鑄造、精密加工等企業,拉動其他領域技術發展,“航天+”擦出火花。
作為商業航天的鏈主企業,銀河航天正持續推動整個商業航天供應鏈開放。“比如,為了滿足衛星制造低成本、輕量化需求,一家軸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用了新材料,助推工藝提升。”黃志德說,目前,銀河航天的供應鏈合作企業已經從2018年的100余家拓展到1300余家,其中超過一半是民營企業。
此外,基于國內領先技術和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銀河航天先后獲得了多家合作伙伴的衛星產品訂單。2024年5月,銀河航天在泰國開展低軌衛星互聯網寬帶通信網絡試驗驗證,這是我國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的首次海外應用探索實踐。
一系列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北京市共完成藍箭航天、星河動力、航景創新、凌空天行、微納星空、九天行歌、雷格訊等7家企業的投資決策,投資金額10億元。下一步,北京市將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推進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力爭2026年左右率先實現可重復使用火箭入軌回收復飛,同時布局超重火箭研制,開發200噸級以上全流量補燃發動機。
從柔性太陽翼到可回收火箭,從“小圈子”到“大生態”,北京商業航天正以自主創新的突破打開太空經濟的大門,以澎湃的動力加速“起飛”,讓“中國智造”閃耀星河。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2289.html在北京,商業航天“沖”出新勢力
相關文章:
非主流的愛情語錄96條01-07
古風心語句子12-24
莊子經典語錄12-17
人生需要正能量勵志作文08-02
幼兒園迎國慶唱紅歌活動總結10-05
醫院年終總結報告10篇08-16
一季度綜治工作總結08-09
房地產中介聘用保密協議書12-28
房屋繼承承諾書08-15
寫給醫生的感謝信07-16
感恩父母愛父母演講稿06-30
初中軍訓心得體會40010-19
成長話題作文400字04-22
我是一名英語教師的演講稿10-19
微信的英語作文10-01
刻舟求劍的故事08-10
自考app軟件哪個比較好10-21
怎么查自己在全省的位次09-20
2024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將于8月16日至18日舉行08-06
二月二的詩歌02-26
揚帆啟航逐夢新學期主題手抄報02-12
最新國際寬容日宣傳標語11-23
學院迎新標語10-05
四年級中秋節的手抄報素材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