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這句俗語你熟悉嗎?大家好,我是央廣網記者王晶。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今年“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
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種、夏管,是全年農業生產大忙時節。有人會問了,為何這么重視“夏收”?“夏收”是當前“三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實現夏糧豐收對于保障民生福祉、穩定物價等,都具有重要意義。5月26日,“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截至6月18日,收獲進度已達96%。目前,除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麥收還將持續到入秋之后,西南、黃淮海等重點麥區收獲均已圓滿收官。
這幾天,通過多方采訪,我發現今年“三夏”生產“科技范”滿滿,農機成為推動麥收“加速度”的關鍵力量。有這樣一組數據,國產每秒9-10公斤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已成為跨區作業的主力機型;單機日均收獲面積達80畝,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由此可見,備受關注的農業新質生產力正加速釋放,在今年的這場夏季麥收當中,就有了很好的體現。
實際上,對于農業生產而言,“減損就是增收”,糧食從田間到糧倉的每一個環節,減少損耗都意味著產量的直接增加。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減少機收損失,各地做出很多積極嘗試。以湖北鐘祥為例,聯合收割機搭載“北斗”系統后,不僅能精準高效完成收割、脫粒全流程作業,還能直接實現裝車轉運烘干,整套流程下來作業效率提升約30%。根據專家團調度的情況來看,今年夏糧產量預計不低于去年。
農業農村部表示,預計今年全國小麥平均機收損失率繼續控制在1%以內的較好水平,為夏糧豐收到手和全年糧食穩產保供提供有力保障。
廣袤無垠的麥田,于當下而言,不僅是我們應對各類挑戰的底氣,更孕育著無限希望與發展機遇。夏收推進的同時,夏種也在同步展開。今年“三夏”期間,還有越來越多“90后”“00后”的新農人參與到農業生產當中,他們運用現代科技知識,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現代化,不僅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也讓大國糧倉的根基更加穩固,助力端牢“中國飯碗”。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2271.html晶采觀察丨夏種接力夏收 看懂“中國飯碗”里的科技范兒
相關文章:
甜蜜唯美說說感言09-28
人生感言語錄09-28
感人的道歉情書08-16
秋天優美的寫景句子摘抄簡短08-02
分管安全后勤副校長述職報告01-13
最新勞動合同10-25
意外事故證明書01-09
雷鋒紀念日主題演講稿02-26
金工實習的心得體會10-29
中醫養生實習心得體會08-30
教師競聘演講稿08-02
六年級期末我學會了什么的作文12-05
觸動人心的歌詞1條11-26
回憶六年級的作文09-13
對聯破案的歷史典故08-02
2025上半年福建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3月3日-8日)03-03
海水和雪詩歌12-23
學習雷鋒好榜樣文案05-08
公司防汛應急預案12-28
學前班學習計劃09-27
軍訓日記整理內務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