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與相關企業合作,成功開展了我國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前瞻性臨床試驗。該成果標志著我國在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上成為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國家。
受試者是一位因高壓電事故導致四肢截肢的男性。自2025年3月植入該腦機接口設備以來,系統運行穩定,僅用2—3周的訓練,他便實現了下象棋、玩賽車游戲等功能,達到了跟普通人控制電腦觸摸板相近的水平。未來,這一系統將有望為脊髓損傷、截肢等患者群體,通過運動功能替代技術實現生存質量改善。
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強的神經電極
△超柔性電極尺寸極小,僅約頭發絲的1/100
中國科學院腦智卓越中心研制及生產的神經電極是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強的神經電極,截面積僅為Neuralink所使用電極的1/5到1/7,柔性超過其百倍,讓腦細胞幾乎“意識”不到旁邊有異物,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對腦組織的損傷。該超柔性神經電極具備高密度、大范圍、高通量、長時間的穩定在體神經信號采集能力,已相繼完成在嚙齒類、非人靈長類和人腦中長期植入和穩定記錄驗證,為植入式腦機接口前端電極組織相容性差和信道帶寬窄的關鍵瓶頸提供了開拓性的解決方案。
全球最小尺寸的腦控植入體
△植入體直徑26mm、厚度不到6mm,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腦控植入體,僅硬幣大小
在手術友好程度方面,腦智卓越中心研制的植入體直徑26mm、厚度不到6mm,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腦控植入體,僅硬幣大小,為Neuralink產品1/2。因此不需要整體貫穿顱骨,只需要在大腦運動皮層上方的顱骨上“打薄”出一塊硬幣大小的凹槽用以鑲嵌設備,再在凹槽中打一個在顱骨上開5毫米的穿刺孔。采用神經外科微創術式,在有效降低手術期風險的同時,顯著縮短術后康復周期。
精準定位與植入
靶向大腦運動控制中心
△中國首例無線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前瞻性臨床試驗手術現場
精準定位和植入是整個手術成功的關鍵。高精度的電極植入可以為后續的信號采集和解碼奠定重要基礎。在為受試者進行手術前,華山醫院采用了功能性核磁成像定位、人腦圖譜繪制定位、受試者專屬三維模型構建等多種腦功能定位方案繪制了患者大腦運動皮層的詳細功能地圖以確保植入位置的精確性。整個手術過程精確到毫米級別,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使用機械臂
拓展生活邊界
下一步項目團隊會嘗試讓受試者使用機械臂,使得他可以在物理生活中完成抓握、拿杯子等操作。后續還將涉及對復雜物理外設進行控制,例如對機器狗、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智能代理設備的控制,拓展生活邊界。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1860.html我國成功開展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試驗
相關文章:
三月三最佳問候語03-27
情人節單身語錄02-12
二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24
校園課外活動的總結03-19
骨折事故賠償協議書11-30
導游工作心得體會12-10
稅務通知書09-13
2024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8-16
歷史典故:揚州二十四橋12-11
第一次在飛機上看夕陽作文300字12-05
語文七年級上冊作文11-13
經典溫馨生日寄語10-05
信陽航空職業學院南灣湖校區占地面積(信陽航空職業學院開學時間)08-28
新技術新方法范文8篇08-15
福利院安全生產自查報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