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正是“三夏”生產的大忙時節。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晚7時,全國麥收聯合收割機工作重心分布在河北東南部、河南東北部、山東大部、江蘇北部,以及陜西中部。6月9日起至6月11日,各地區持續晴好,要防范高溫暑熱;陜西關中地區有降水過程,需加強關注。
百萬畝小麥陸續成熟收割
河南是我國的糧食大省。當前,河南鶴壁市的135萬畝小麥正陸續收割,其中,62萬畝的單產提升示范田迎來豐收。
在鶴壁市王寨村的一處小麥高產攻關示范田,有連片種植的100多畝小麥。放眼望去,麥田已然是連綿整齊的金黃色,收割機正在田間奔忙,繁忙的收獲季進入高潮。
小麥長勢良好 有望再迎豐收
為什么說這里是高產示范田?首先看密度,這些麥穗緊緊相鄰,從上方看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把手掌插進去的位置,對應到常說的畝穗數,每畝是52萬穗左右,比一般的麥田要多10萬穗。其次是看穗粒數和籽粒飽滿程度,摘一穗,不用搓開都能感受到,從上到下籽粒飽滿,沒有空粒癟粒。最后體現到產量上,經過前期測產,2025年畝產有望超900公斤,將沖刺全國冬小麥的高產紀錄。
應對高溫大風 種植耐旱抗倒伏新品種
高產背后有什么秘訣?在這一塊田最突出的優勢是良種,這里種植的是一個2024年上市的新品種,它的特點是矮稈大穗,株高大約70厘米。2025年,當地前期出現了高溫大風天氣,而它們有著更強的耐旱、抗倒伏特性,最終表現出了良好的長勢。這塊田也是專門培育的種子田,收獲銜接制種,經過推廣應用最終會變成一片片的麥田。
新品種新農機配套 實現穩產增產
這樣的小麥良種從何而來?這塊示范田對面就是一塊100多畝的育種試驗田,一小塊一小塊幾個平方米的小麥方格,每塊之間都有細小的差異。這些其實就是不同育種階段的小麥,未來的一個新品種可能就從其中某一格中的某一株上誕生。
育種人員介紹,成千上萬的育種材料優中選優、代代培育,歷經10年左右才能成為一個可以在市場上推廣的新品種。一粒良種,萬擔好糧,這些新品種走向全國市場,將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良種保障。
在收割現場,兩臺具備自動導航功能的聯合收割機同時作業,可以實現收割路線的自動校正,有效提高收割效率。這些新設備、新農機會和新品種一起,通過經驗總結、參觀交流,為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起到示范效應。
麥收進入尾聲 結合墑情及時搶種
據統計,截至6月8日下午5時,鶴壁市小麥收獲進度已達83%,將于6月10日左右完成全市的麥收作業。鶴壁市農業農村局提示,搶收應當及時銜接搶種,建議于6月15日之前完成夏玉米播種。由于近期有持續高溫天氣,對于墑情不足的地塊,建議采取造墑播種或播后澆水,確保播種成活率。
探訪無人農場 高科技耕出“智慧田”
播放視頻 畫中畫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5年“三夏”期間,全國將投入各類農機具超1700萬臺(套),以機械化作業壓茬推進夏收、夏種、夏管。其中,搭載北斗導航、智能傳感等先進技術的農機具集中亮相,為田間作業注入“科技范兒”。
在山東濱州鄒平市焦橋鎮的無人農場示范基地里,2臺收割機、2臺運糧機和1臺播種機正在麥田穿梭,同時完成小麥收獲和玉米播種的作業。這些農機的駕駛室內空無一人,方向盤自動調整著前進的方向,不一會兒幾畝地的作業就已完成。
這片無人農場試驗田,是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建設的。相較于以前的無人農機,這些升級版無人農機不僅能自動完成田間耕作,還能在作業完成后自主返回機庫并自動泊車,甚至在狹窄的田間路上自主避障,實現全過程無人化作業。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李子申介紹,他們利用北斗天通等全新的衛星技術,研發了5類農機、10類機具。同時,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機器人、互聯網等技術,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的現代智慧農業監測體系。并研發了多元數據融合的智慧農業管理系統,2025年首次實現了耕種管收全過程的無人化精準作業。
央視網消息:眼下,正是“三夏”生產的大忙時節。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晚7時,全國麥收聯合收割機工作重心分布在河北東南部、河南東北部、山東大部、江蘇北部,以及陜西中部。6月9日起至6月11日,各地區持續晴好,要防范高溫暑熱;陜西關中地區有降水過程,需加強關注。
百萬畝小麥陸續成熟收割
河南是我國的糧食大省。當前,河南鶴壁市的135萬畝小麥正陸續收割,其中,62萬畝的單產提升示范田迎來豐收。
在鶴壁市王寨村的一處小麥高產攻關示范田,有連片種植的100多畝小麥。放眼望去,麥田已然是連綿整齊的金黃色,收割機正在田間奔忙,繁忙的收獲季進入高潮。
小麥長勢良好 有望再迎豐收
為什么說這里是高產示范田?首先看密度,這些麥穗緊緊相鄰,從上方看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把手掌插進去的位置,對應到常說的畝穗數,每畝是52萬穗左右,比一般的麥田要多10萬穗。其次是看穗粒數和籽粒飽滿程度,摘一穗,不用搓開都能感受到,從上到下籽粒飽滿,沒有空粒癟粒。最后體現到產量上,經過前期測產,2025年畝產有望超900公斤,將沖刺全國冬小麥的高產紀錄。
應對高溫大風 種植耐旱抗倒伏新品種
高產背后有什么秘訣?在這一塊田最突出的優勢是良種,這里種植的是一個2024年上市的新品種,它的特點是矮稈大穗,株高大約70厘米。2025年,當地前期出現了高溫大風天氣,而它們有著更強的耐旱、抗倒伏特性,最終表現出了良好的長勢。這塊田也是專門培育的種子田,收獲銜接制種,經過推廣應用最終會變成一片片的麥田。
新品種新農機配套 實現穩產增產
這樣的小麥良種從何而來?這塊示范田對面就是一塊100多畝的育種試驗田,一小塊一小塊幾個平方米的小麥方格,每塊之間都有細小的差異。這些其實就是不同育種階段的小麥,未來的一個新品種可能就從其中某一格中的某一株上誕生。
育種人員介紹,成千上萬的育種材料優中選優、代代培育,歷經10年左右才能成為一個可以在市場上推廣的新品種。一粒良種,萬擔好糧,這些新品種走向全國市場,將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良種保障。
在收割現場,兩臺具備自動導航功能的聯合收割機同時作業,可以實現收割路線的自動校正,有效提高收割效率。這些新設備、新農機會和新品種一起,通過經驗總結、參觀交流,為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起到示范效應。
麥收進入尾聲 結合墑情及時搶種
據統計,截至6月8日下午5時,鶴壁市小麥收獲進度已達83%,將于6月10日左右完成全市的麥收作業。鶴壁市農業農村局提示,搶收應當及時銜接搶種,建議于6月15日之前完成夏玉米播種。由于近期有持續高溫天氣,對于墑情不足的地塊,建議采取造墑播種或播后澆水,確保播種成活率。
探訪無人農場 高科技耕出“智慧田”
播放視頻 畫中畫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5年“三夏”期間,全國將投入各類農機具超1700萬臺(套),以機械化作業壓茬推進夏收、夏種、夏管。其中,搭載北斗導航、智能傳感等先進技術的農機具集中亮相,為田間作業注入“科技范兒”。
在山東濱州鄒平市焦橋鎮的無人農場示范基地里,2臺收割機、2臺運糧機和1臺播種機正在麥田穿梭,同時完成小麥收獲和玉米播種的作業。這些農機的駕駛室內空無一人,方向盤自動調整著前進的方向,不一會兒幾畝地的作業就已完成。
這片無人農場試驗田,是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建設的。相較于以前的無人農機,這些升級版無人農機不僅能自動完成田間耕作,還能在作業完成后自主返回機庫并自動泊車,甚至在狹窄的田間路上自主避障,實現全過程無人化作業。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李子申介紹,他們利用北斗天通等全新的衛星技術,研發了5類農機、10類機具。同時,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機器人、互聯網等技術,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的現代智慧農業監測體系。并研發了多元數據融合的智慧農業管理系統,2025年首次實現了耕種管收全過程的無人化精準作業。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1665.html北斗導航、智能傳感、機器人……天地一體化!“三夏”生產“科技范兒”十足
相關文章:
實用的情感語錄摘錄58條02-26
描寫冬天天氣甚好唯美文案12-10
暑假的文案朋友圈09-20
中學校長述職述廉報告11-19
高中生個人工作總結10-23
企業質量月活動總結09-20
承包合作協議書11-09
超市商業計劃書07-16
學校軍訓的心得體會01-20
六一的活動邀請函01-19
含有感恩的句子10-31
塑料袋冒險記童話10-26
第一次自己洗頭作文10-26
《英語應用文寫作》書信格式09-14
唯美動人的歌詞4條09-07
2024年浙江執業藥師成績查詢入口:http://www.cpta.com.cn/(已開通)11-27
小班科學泡泡滿天飛教案10-05
防盜應急預案09-13
露營的安全隱患和對策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