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目前,中國已經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中外政府間科技協議達到了119個,加入了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
科技部副部長陳家昌(徐想 攝)
海報新聞記者提問(劉健 攝)
6月3日,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陳家昌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海報新聞記者提問。陳家昌提到,國際科技合作是大的趨勢,2023年11月,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上就提出了《國際科技合作倡議》,這個倡議里指出:“人類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通過科技創新合作探索解決全球性問題,共同應對時代挑戰,共同促進和平發展。”我國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攜手各國推動科技發展進步。近年來,科技部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擴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目前,中國已經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中外政府間科技協議達到了119個,加入了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支持各國科技人員聯合攻關,在氣候變化、清潔能源、衛生健康等領域開展了務實合作。同時,積極拓展民間科技合作渠道,鼓勵科研人員、科研機構、高校、企業與國外同行開展領域廣泛、形式多樣的科技交流活動和科研合作。
中國堅持以開放促創新,健全科技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面向全球的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與共建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全球開放共享。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因地制宜探索創新驅動發展路徑。鼓勵我國科研機構積極開展國際聯合研發與合作交流,促進科研人員和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構建開放國際科技合作生態。
我國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發布《國際科技合作倡議》,牽頭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同世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發展環境,為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響應。同時,我國還深度參與了國際大科學計劃,像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地球觀測組織、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等近60個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科技部牽頭組織“深時數字地球”“海洋負排放”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全球性挑戰。
“下一步,我們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科技合作方面,將繼續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攜手各國推動數字時代的互聯互通,積極發起和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科技援助,為科技進步惠及全人類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陳家昌說道。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1034.html科技部副部長答海報新聞:中國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
相關文章:
骨干文化企業迸發新活力——“2025·全國文化企業30強”述評05-28
孩子畢業感謝老師暖心話語06-25
溫馨的早安心語朋友圈25條05-08
實用的年度語錄68條12-31
最新醫院藥劑科工作總結簡短十七篇(優秀)01-10
醫院檢驗科工作總結15篇(通用)01-07
中專學習生活自我鑒定11-09
員工家屬慰問信08-17
災區小朋友慰問信08-17
辭職信07-16
學雷鋒心得體會202503-24
《傲慢與偏見》英文讀后感200字01-19
一年級暑假育兒心得體會08-16
跟崗研修心得體會08-13
九年級祭灶神作文01-13
游松山湖作文12-17
以長遠的眼光看問題高三作文12-10
滾筒洗衣機的說明文11-22
深圳大學美術生錄取分數線是多少?10-31
2024下半年上海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9月9日-15日)09-13
曹豳《春暮》全詩翻譯賞析12-23
母親節手抄報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