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田柳 北京報道
7月16日,水利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有關情況。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付靜表示,面對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水旱災害的不確定性、突發性增強的形勢,水利部加快構建由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加降雨預報模型、產匯流水文模型、洪水演進水動力學模型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大力推進以流域為單元、“三道防線”耦合貫通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建設,主要取得了以下進展:
健全“第一道防線”,全國已建水利測雨雷達101部,覆蓋全國24個省區共110條河流,充分共享應用氣象部門雷達數據或產品,“云中雨”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大幅提升。強化“第二道、第三道”防線,全國水文部門已建成各類水文測站13.3萬處,其中水文(流量)站9660處、水位站23212處,基本建成空間分布較合理、監測項目較齊全、測站功能較完善的水文站網體系。加快水文模型研發應用,指導流域機構、有關科研單位深化產匯流規律研究,加強“降雨-產流-匯流-演進”模型研發;組織指導長江陸水流域、黃河三小區間等15個試點流域初步建成“三道防線”耦合貫通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
今年入汛以來,多地暴雨洪水多發頻發重發,“三道防線”耦合貫通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效,有力有效應對了臺風“蝴蝶”和多輪暴雨洪水過程,特別在都柳江“6·24”“6·28”流域特大洪水防御中滾動監測預報,為人員轉移避險提供了及時有效的預警信息。
付靜表示,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面對可能發生的極端暴雨洪水,水利部將持續強化水旱災害防御水文測報,突出精準測報和數字賦能,強化基于數字孿生水利的業務“四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支撐。一是深入推進“三道防線”耦合貫通,加密、滾動、超前、精細監測預報,加大新模型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強化洪水演進傳導預報。二是加強中小河流預報預警,緊盯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充分運用已建成的測雨雷達和共享的氣象降水預報,實現預警信息靶向發送。三是強化水文應急監測,做好突發水旱災害事件水文應急測報,強化“以測補報”。以前瞻性、準確性的情報預報,為打贏防汛抗旱硬仗提供有力的水文支撐。
本文鏈接:http://www.9978217.cn/v-146-3782.html全國已建水利測雨雷達101部 覆蓋全國24個省區共110條河流
相關文章:
悲傷的句子68條12-03
創新創業大賽參賽感言10-05
成功的勵志句子07-05
街道干部的述職報告11-19
店長管理失職檢討書10-26
五年級上冊家長會發言稿11-29
消防安全大檢查新聞稿10-19
感恩回報社會08-31
讀《諾言》有感07-26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伙伴征文12-16
掃墓六年級作文12-10
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11-22
方文山流行的歌詞11-22
2025年寧夏執業藥師考試時間:10月18日、19日(藥學、中藥學)01-21
大學重修是怎么回事?10-17
鄭州樹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單招看會考成績嗎09-23
2024山東現代學院在山東怎么招生08-21
科學好聽的聲音教案01-10
初一語文教學反思優秀01-07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11-02
《爸爸錯了》 閱讀答案10-05
環保整改報告范文10篇08-15